文学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九游官方登陆 >> 文学天地
煤化文苑——泰和公司邓国涛作品:家乡端午风俗
j9九游:2022-06-10     作者:    浏览量:4551   

中国乃文化礼仪之邦,自古崇尚礼尚往来,讲究的是你来我往,来而不往,非礼也。

  家乡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渭北旱塬地带,乃一代名相王鼎及名将杨虎成故里蒲城,县域内五陵逶迤,尧峰苍翠,双塔对峙,自古民风古朴纯厚,礼尚往来的民俗礼仪在家乡四时八节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除了春节拜年,家乡把晚辈探望长辈的节气都称为“看”,看麦熟、看忙罢、看八月十五,长辈去晚辈家的走动的节气则叫做“送”,送鹣鹣、送端午、送九月馍、送灶火饦,这样一来一往的亲情式走动,拉近了亲情,延续了千年血脉和文化传承。

端午送粽子是一年中长辈去晚辈家走动的第二个节日,寄托了酷暑将至之时,长辈对晚辈的浓浓爱意和关怀。

端午临近,年长的亲戚一定会带着一串青翠欲滴、软糯香甜的凉粽子、新鲜刚熟的黄杏,酥脆的油麻花或饼干等一类的食品向晚辈们送去夏的清凉,讲究一点的还要带上自家烙制的饦饦馍,浓浓的亲情融入淡淡的馍香之中。此风俗犹以娘家对刚出嫁的闺女或外家对刚出生的外孙、外孙女礼仪最为隆重。

刚过门的媳妇娘家及亲属必须事先跟亲家约好送端午的日子,为女儿置办应时的节令礼物,如凉席、竹帘、雨伞、电扇、空调一类的消夏用品。包粽子是个技术活,但一般人家都不用买来的粽子,往往自己选取上好的红枣、糯米,采摘新鲜苇叶,请人包制礼粽。有嫌麻烦的则去卖粽子那儿提前定制,一定是叮咛了再叮咛:这是给女儿送的粽子,一定要包好!唯恐出现差错,而被别人笑话,所以价格一般也高出市场的卖价。另外,还要选用上好的经年陈麦磨出面粉,放上酵子、花椒叶、盐、小茴香、芝麻等调料,烙饦饦馍。面要和硬、饧下、揉到,搓成条,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擀成圆形,用刀或梳子饰以圆或菱形花纹,撒上芝麻,文火慢煨,讲究的是功夫。烙好的馍两面要有花色,似虎背或菊花。吃起来劲道、耐嚼、清香,咸淡适口,回味无穷。俗话说:打到的婆娘,揉到的面,要吃上好的馍,不费一番气力是不行的。懂礼数的女方娘家,往往还要向男方家长辈带一些绿豆糕一类的应时点心,以示长幼有别。

女婿家则置办酒席迎接亲朋。简单的早晨一顿角面,弄几个菜。下午几个凉菜,喝些酒,吃一顿饺子,简单实惠。讲究的要请大厨,七碟子八大碗,有茶点、有酒菜,有换菜,吃饭菜,鸡鱼带把肘子,油鱼海参,枣肉八宝甜饭,生姜丸子醪糟等样样不差,以示热情。亲戚走时,女婿家会回个碗,碗内放入不同的菜和肉,再放上些馍,以酬谢亲戚家不方便来的亲属或村院中帮忙的乡邻。

遇到刚出生的外孙或外孙女,外家和亲戚则对孩子要送香包,其形状有长命锁、馄饨、棒槌及蝎子等,内填充棉花和配好的艾叶、白芷、苍术等中药材,以防疫毒、蚊虫叮咬及避秽化浊等。还有五毒裹肚、红马夹、猫娃鞋等,祈求孩子平安,健康。见过最好的香包,还要数大表弟小时候其干爷家送的香包,颜色鲜艳搭配到位,样式种类多,造型活灵活现,至今记忆尤深,不失其蒲城杏坛硕师书香门第的儒雅之风。

端午当天,人们早起割艾草,采草药、在家门口挂艾草、吃粽子。听爷爷说,这天如能抓住蟾蜍,给蟾蜍嘴里塞上一锭墨,悬挂阴干后,磨墨抹在疮疴疗毒犹为灵验。记忆中,三爷在祖坟的空地中种了一片艾草,端午总会割了回来,送给各家,其余的挂墙上阴干,有需要的拿去用就是了。如今,妻子在自家地头的路边也栽了一片艾草,除了自己采用以外,大多则为所需路人的采用,也有到家里来讨要治病的。

有小孩的人家,一大早起来就为孩子脖子、手腕、脚腕佩戴香包、五色丝线等,金贵的孩子还要穿上绣有五毒的红裹肚或红马夹。用白酒调制雄黄,给孩子七窍及肛门等裸露之处涂上雄黄,有的还在小孩的额头涂一“王”字,以禁毒邪及蚊虫等的侵扰。谈到雄黄,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常听爷爷讲《白蛇传》的故事,法海让许仙用雄黄酒使白蛇现了原形,那时便有了雄黄酒是无所不能的神药。下午,则多吃一顿饺子,讲究的弄几个凉菜,喝点酒,一家欢聚,其乐融融。

由家乡的民俗不难看出,端午其实就是一个古代劳动人民在酷暑将至,防疫毒、防暑热、送清凉,祈求平安健康,预防疾病的民俗节日活动,这其中传承了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祈求平安与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邓国涛)